传奇投资人林奇解释为何不购买人工智能行业股票

10月6日纽约报道,美国传奇投资人彼得·林奇(Peter Lynch)在上世纪80年代掌管富达麦哲伦基金(Fidelity Magellan Fund)期间,以屡屡跑赢大盘而闻名。几十年后,他为下一代投资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过去三年,人工智能热潮主导了市场,但林奇却乐于在场外观望。在1990年之前,他执掌富达麦哲伦基金的13年间,年均回报率高达29.2%。

据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报道,林奇在与投资者布朗的播客节目“The Compound and Friends”中说:“我没有持有任何人工智能股票,直到大约8个月前,我甚至都无法念出英伟达(Nvidia)的名字。”

林奇曾声称,每100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持有富达麦哲伦基金的股份。他在播客中谈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以及如今人们对人工智能相关事物的狂热。以下是其中五个最重要的收获:

自2022年底OpenAI推出人工智能对话服务平台ChatGPT以来,大型科技股一路飙升,这让华尔街许多人开始质疑人工智能交易是否会让人想起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当被问及投资者是否过度追逐人工智能交易时,林奇表示他“不知道”。

林奇表示,他对科技的了解程度不足以对市场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态度做出明智的判断,“我是有史以来对科技了解最少的人,我什么都不懂电脑。我只有黄色便笺簿。”

林奇拒绝透露他目前的投资组合或他目前看好的股票,理由是富达麦哲伦的规则。林奇长期以来一直主张投资者要深入了解他们所投资的公司。这是他著作《华尔街之上》的核心原则。

林奇说:“我有一句话:‘了解你拥有什么’。如果你不了解你拥有什么,你就完蛋了。”

林奇说,人们会花费数小时研究航班,以确保获得最佳价格。但谈到投资,他说:“他们会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些疯狂的股票,然后投入1万美元。”

他形容“炒作市场”这个说法“糟糕”且“危险”。相反,林奇说,人们应该购买优秀的公司,并了解它们在做什么。

林奇说,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平均波动率在任何一年中都是100%,因此投资者需要知道在发生重大波动时该怎么做。

虽然传统观点认为应该在股票上涨前买入,但林奇警告称,不要仅仅因为某只股票已经上涨就否定所有投资理念。

林奇表示:“有时候,你不必非得先入场。” 林奇以麦当劳为例说,他很久以前就听说麦当劳在国内市场已经实现了快速增长。这家汉堡连锁店在国际扩张后,继续实现了强劲增长。

林奇表示,人们说‘麦当劳完蛋了’,他们只是没有想清楚。”

林奇认为,如今的投资者拥有大萧条和新政之前不存在的“缓冲”。林奇列举了失业保险、社会保障福利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成立,这些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普通民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还强调了美联储在近几十年来发挥的积极作用。

林奇表示,如今的投资者受益于“如此多的有利因素”,并指出市场和经济的“缓冲”比过去更多。

林奇表示,投资者经常为类似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崩溃做好准备。但自那以后,即使是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剧烈地下跌。

林奇说,我们有很多机会遭遇‘大危机’,我们经历过一些可能糟糕的总统,一些糟糕的国会,我们经历过糟糕的经济学家,但我们都挺过来了。”

林奇安慰了那些担心自己是否会因人工智能而失业的工人们。20世纪80年代初,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一家公司就雇佣了约100万人,而当时美国劳动力总数约为1亿。林奇表示,即使电信行业发展迅速,如今领先的公司也雇佣了约40万名员工。

如今,美国劳动力本身的就业岗位已超过1.6亿。美国人或许可以指望某些行业的扩张来抵消其他行业因技术进步或自动化而导致的就业岗位流失。

林奇表示:“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富有创造力,美国创造,中国复制,欧洲立法。”

林奇发表此番言论之际,沃尔玛、埃森哲等公司的高管都警告称,人工智能将彻底重塑他们的劳动力队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