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西雅图报道,美国咖啡巨头星巴克(Starbucks)今天宣布,将与博裕资本(Boyu Capital)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运营其在中国的门店。
根据协议条款,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资本将向星巴克支付约40亿美元,以获得合资企业至多60%的股份。星巴克将持有40%的股份,并保留向合资企业授权其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权利。
此前,星巴克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方案评估,其中包括战略合作。该公司表示,其对中国业务的估值超过130亿美元。该估值包括出售合资企业控股权,以及星巴克保留的股份价值和未来将支付给星巴克的持续授权费。该交易预计将于2026财年第二季度完成,尚待监管部门批准。
星巴克于1999年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到2015年,中国已发展成为星巴克在中国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Molly Liu)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凭借我们良好的业务发展势头,与博裕的合作将使星巴克中国能够充分挖掘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目前,星巴克在中国拥有约8000家门店,但该公司对中国市场有着远大的目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尼科尔(Brian Niccol)今年9月份表示,未来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可能达到2万甚至3万家。
星巴克近年来在中国的销售额大幅下滑,先是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及相关政府限制措施的影响,后又因竞争加剧而雪上加霜。竞争对手本土咖啡企业瑞幸(Luckin)目前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并凭借比这家美国咖啡连锁店更低的价格赢得了更多顾客。
星巴克上周公布,其第四财季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2%,这主要得益于客流量增长了9%。然而,由于星巴克为了与本土竞争对手抗衡而加大了折扣力度,其中国门店的平均客单价有所下降,拖累了公司的利润。
尽管星巴克高管一直对公司在中国的长期前景表示乐观,但其在中国的疲软表现已对星巴克的整体财务业绩造成了压力。
几十年来,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使其成为美国公司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但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来自本土品牌的竞争加剧,迫使一些公司重新思考其战略。
今年早些时候,快餐连锁店汉堡王(Burger King)的母公司餐饮品牌国际集团(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从TFI亚洲控股手中收购了其陷入困境的中国业务,目的是将其出售给其他运营商。另一方面,麦当劳(McDonald’s)两年前将其在中国业务的少数股权从20%增至48%,旨在从中国市场的增长中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