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纽约报道,联合国80周年诞辰之际,在美国青年领袖发展组织(YLDO)旗帜下,以及世界和谐基金会(WHF)的支持下,来自加州的张瑞航(Ruihang Zhang)和来自纽约的刘昕媛(Eirene Hope Liu)两位青少年登上联合国会堂讲台,推出了“无废星球行动倡议”(WFPAI)。
张瑞航和刘昕媛在发言中说道,该倡议旨在彻底减少废弃物、重新定义“绿色生活”,并以可降解材料取代全球塑料使用,“变革始于青年,行动从现在开始。”
由张瑞航和刘昕媛发起的“无废星球行动倡议”标志着从环保意识向系统改革的关键转折。其“四大支柱”,减少与拒绝、强化回收、创新再造与全球协作,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框架。
该倡议核心在于推广以农业废料制成的生物可降解水瓶,以取代一次性塑料制品(SUPs)。该倡议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紧迫感,这一点正被包括世界和谐基金会在内的国际组织广泛认同。

据世界和谐基金会统计,全球塑料年产量已超4亿吨,微塑料已渗透所有主要生态系统,甚至进入人类食物链。该方案旨在从源头削减塑料依赖。人不认为题,”张瑞航表示,“我们视其为文明延续的伦理底线。”
成立于21世纪初,由多位国际和平倡导者共同创立的世界和谐基金会(WHF)的发展路径独树一帜,该基金会的核心在于青年参与、可持续创新与外交合作的交汇。它不仅是传统的公益机构,更是一个文化桥梁——让政府、联合国机构与青少年创新者共同开发并落实环境解决方案。
总部位于纽约的世界和谐基金会秉持着明确的信念。该组织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使命不仅是保护地球,” 该组织的信念促使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全球水联盟(GWI),及多个国际青少年网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据世界和谐基金会介绍,不同于许多专注短期宣传或政策游说的组织,该基金会通过教育与艺术促进跨世代对话。其长期项目包括全球青少年峰会、可持续艺术展览及外交论坛,旨在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植入责任感与创造力。该基金会领导层认为,这种文化纽带是实现“无废世界”体系转型的关键。在本届峰会结束后,该基金会收到了来自欧洲、亚洲及中东多家机构的合作邀请,希望复制该倡议的部分方案。在缓慢的国际政策体系中,这样的反响极为罕见。
在联合国80周年活动闭幕式上,张瑞航和与刘昕媛向大会赠送了由张瑞航构思、刘昕格绘制的《地球重生》画作,作为献给联合国80周年庆典礼物。对世界和谐基金会而言,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种方法论的体现:以创意艺术连接全球治理。
世界和谐基金会国际委员会一位代表指出:境挑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文化问题。科谐,这种理性与情感结合的理念,正定义着该组织在环保运动中的独特地位。 在联合国80周年庆典峰会结束后的数周内,“无废星球行动倡议”持续获得国际关注,并赢得多家环保机构及慈善组织的支持。然而,世界和谐基金会的领导层依然保持谨慎乐观。“这只是第一波浪潮,”该基金会的一位代表表示,“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执行——建立起使‘无废愿景’不可逆转的系统。”
张瑞航来自位于加州洛杉矶的约翰·罗兰罗兰岗高中,是一位11年级的优秀学生,热爱数学、科技、与联合国少年领导力公益活动、多次获得课内外的不同比赛奖项。
刘昕媛来自纽约长岛耶利哥高中,是一位9年级的优秀学生,热爱艺术画画、时尚设计与联合国少年领导力公益活动, 师从纽约水影艺术画院与莎莉艺术学校,有幸获得李同欣大师与翁忠老师的指导,在电影表演与舞蹈艺术方面获得知名导演汪子奇老师、与舞蹈家晶晶老师的指导,曾经获得少年演员电影选拔赛的最上镜头奖,多次获得拉丁舞全国比赛的一等奖、以及法国奥运会卢浮宫少儿画展金奖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画展创意奖。
